孟小姐的确很想帮她,可是最近母亲生病住院了,自己一边要忙工作,一边要照顾生病的母亲,实在是分不开身。所以孟小姐不得不拒绝请托,但是她又不想让这姑娘太失望,于是边敷衍着“我尽量”,边思考着该怎么拒绝。那姑娘是个急性子,她一听到孟小姐说“我尽量”便急忙留下客户的电话和地址,赶回家去了。
孟小姐的“但是”已经挂在嘴边,却见那姑娘急匆匆地走了,连说话的机会都没给自己,心中很不高兴,于是抱着“反正我没有答应”的心态,索性对此事不闻不问了。几天后,姑娘从家里赶回来上班,却发现已错失了那位大客户,便找孟小姐抱怨:“既然你不打算帮我,当初为何不直接拒绝我呢?”从此以后,两个人之间产生了很深的隔阂。
很显然,这件事如果追究起来,双方都有责任。但是,责任更大的一方应该是孟小姐。正是因为她的迟疑不决,让那姑娘觉得她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。假如当初孟小姐听到这个请求时,就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帮不上忙,那么那姑娘完全可以找别人帮忙,或告诉客户延迟一两天再签约,结果可能就不会那么糟了。